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商家企业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都是大实话!今年看到的关于农业的最好文章

    信息发布者:赵银星
    2018-10-22 12:52:23    来源:网络   转载

    都是大实话!今年看到的关于农业的最好文章

    农业生产中一直存在着很多的观点和误解,对咱们农民的生产、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误导,也造成了一些不可弥补的损失,下面是搜集的一些常见的误导,看看你有没有被误导过吧!

    1,打了农药的菜都是不安全的

    农药只有摄入到一定量,身体才会出现问题。很多农药如果剂量小,自己身体就解决了,对身体影响很小,关键是摄入量、摄入量、摄入量。给作物打药以后,农药都是会逐步降解的,只不过是有快有慢而已。

    当然,还是少打药好,打药真的是好贵的......

    2,自己种的菜绝对是最安全的

    这是真的吗?

    安全不安全,不是你自己说了算,而是取决与你的土壤情况和水源情况,曾做过土样和水样分析,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重金属超标以及农残超标的情况。在这种情形之下,即使你使用再小剂量的农药,你也不能保证菜就是安全了,自己种的菜只是你自己觉得安全而已。

    3,不打药也能种庄稼。

    其实很多人都自己不打药能种出庄稼的。但是农民伯伯不打药是真不敢种庄稼的。请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,不打药,产量太低,是会亏本,甚至根本活不下去的。

    有些人会说,啊,那为什么我的种的那么好。

    请计算下产量和时间消耗,当你有个几亩地时,你还能照顾得过来吗?还有,真正的田地的四周,必然也有别人的地。就算你真能把自己地里的虫子都捉干净了,你能保证别人地里的虫子不过来吗?你自己都不相信。

    还有病害,如果高温下中午一场雨,真就欲哭无泪了。所以,至少,以目前的情况来看,还是无法做到完全不使用农药的,不现实,想想就好了。

    4,中国农产品的价格真的是太低了!!

    其实价格是真心的高啊!为什么?有人说在国外合着多少人民币一斤云云。

    可是比较过实际购买能力吗?荷兰1800欧最低工资(差不多国内的一万元人民币了)买2欧的番茄,此处主要是想表达农产品按照实际购力算,两地其实相差不大,但是考虑到产品品质,其实欧洲会更加低廉。

    在中国2500块工资,花2块买的番茄可真不是一回事。有人会说,农贸市场里也能买不少,可是在欧洲,那是人家不要的。所以,如果一样标准的蔬菜,我认为还是中国的利润高。有人又说,那为什么中国农民赚钱这么难?国内普通散户种植者如此低下的种植效率尚且能生存,不正说明价格相对高吗?国内也有一些大规模种植户,或者采用公司加农户模式,或者基本处于亏钱状态,其实他们效率更低,怎么能不赔钱?分两个方面来说:

    1)好品质产品价格狂高,这个可以在网上查到。超市很多时候销售的一些产品,价格已经超越国外超市价格了。更不用提越来越多的进口农产品了,相信没有人会觉得比生产国价格还低的。有人说超市价格高主要高在流通环节。进口农产品越来越多,难道国外种植者会降价进入中国市场?不可能。

    2)绝大部分次品都还能销售出去,相同情况下,很多次品在国外只能用作二次开发,甚至销毁的。销售次品,这对老外来说是无法接受的。而中国本土种植者其实很少有这种顾虑。你想想,打完乐果第二天摘了都能卖(这句有夸张的成分,但也是可能发生的)。

    综上来看,其实国内种植者的生存空间还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小的。可事实上我们很多种植者收入并不高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    ①种植面积太小,产量低,产品存放期段,可操作空间小;②信息不对等,分级销售做得不好,话语权少;③产品比例不好,次品太多,好产品太少(甚至少到不用分级),影响平均价格;④无法稳定供货,无法做到生产预期,就无法与超市等进行沟通;⑤行业农产品供应期集中,短期竞争过大,产品相对过剩;⑥生产效率低,单位平米产出量少。

    可能还有其他原因,欢迎补充,所以种植者实际收入其实并不高,特别是只有几亩地的农民,生活还是非常艰辛的。

    5,中国食品标准太低,不能高,高了就赚不到钱,就没人种地了。

    农药使用的很多限量规定和国际都是接轨的,所以这个环节,中国的标准并不低。但是国内农药使用标准跟不上节奏,有明确限量的很多农药都是停产的过期产品。没过期的农药如果在作物上没有注册又不能用,特别是偏门的园艺作物,所以很抓狂啊……

    农产品入市没标准是真的,几乎任何品相的农产品,任何生产背景的农场品都能卖出去。

    但如何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?

    现阶段农药使用标准执行不到位是绝对的,至于理由,那就千奇百怪相当狗血了。

    其中有几个原因:种植户小,多,散,查不过来,也罚不下去。把人家逼死了就不和谐了,所以违规成本几乎没有。很多种植者小学都没毕业,你和他们也根本解释不清楚如何正确使用农药。

    那么问题来了,标准严格执行会不会导致行业全面萎缩甚至亏本呢?

    不可能,因为大家水平都差不多,产的少了,价格自然会提上去。刚需存在,不至于导致行业全面亏损。可问题是,如果是别人都执行了标准,而我不执行,我产量更高了,是不是就能大赚呢?又没有人管得了我,我为什么要执行?

    所以,不是不能执行,而是很难大家一起执行,大环境决定了。

    6、公司+农户管理模式是模式创新,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

    上面说到农民生产效率低,收入并不高,那么普通公司+农户管理模式的企业能有多大改变?

    这种模式首先缩短了流通环节,为农户与超市沟通的搭建了桥梁。这点是需要肯定的。有的公司前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种源,中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,后期统一销售,提高了自身谈判权,还是有积极意义的。

    可是回过头说,真正能够做好上述工作的公司,我能看上眼的还真不多。而且,真有这样能力的公司,会选择雇员制,而不是农户分散管理,分析见后。

    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如下一些困难:

    首先,从本质上说,还是普通农户种植。单位平米有效产量和成品率并不可能有质的提高;因为不能有质的改变,因此其实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是:政府补贴、减少的流通环节、被忽略的种植者劳动成本。

    其次,食品安全的监控是个非常大的挑战;再次,还需要防止同类型企业不良竞争。这种无差异的竞争往往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,当然,还是有人乐在其中。

    7、公司自己运营的农业生产之路是行不通的,是赔钱的。

    这个观点非常普遍,这来自无数先辈十几年血的教训。绝对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答案。

    首先要说明是的,公司运营,比普通种植户需要一定的运营成本,而且无法忽视雇佣者的劳动成本。所以就必然需要更多的利润来保证生产持续下去。这部分钱从哪里来?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。

    国内我见过很多公司运营的钱来自如下几个方面:1)来自政府的补贴;2)来自大集团内部利润补贴;3)土地变性和在开发的补贴;4)政府投资或者是企业运营;5)生态旅游以及观光采摘;

    但是,会采用加强集约化管理,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来获得利润的公司凤毛菱角。这些企业基本上所有上层精力都放在与社会、特别是政府沟通上了,动机就不纯。8、生态旅游,观光采摘的模式未来很有前景

    现在很多人做观光采摘还是赚钱的。

    可这个对农业生产来只是个分支,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意义并不大。而现在这么多资本的涌入,而且它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了,而是在剑走偏锋。

    此种模式入门非常的容易,前期的发展也快,对投资者自身生产水平要求也很低。但差异化非常小,这为未来的危机也埋下了隐患,一旦消费者趋于理性时,很多可能就直接完蛋了。9、今年赔死了,农业不赚钱

    首先说两种论调:

    每当某些菜价格涨得离谱的时候,很多人就会说,哇!今年种X菜的人发财了,富死了,比如经典的“豆你玩”,“蒜你狠”等等。而当农产品大量积压无法销售时,很多人就会说,哇!做农业就是亏钱!

    印象最深的就是农产品全部烂在地里,农民全家自杀,上演人间惨剧。

    销售价格高,生产者蜂拥而来。生产面积剧增,产量过剩,市场无法消化。生产价格大跌,农产品销毁,生产者大规模撤出,产量减半,价格大幅上涨。因此,面对农产品的价格波动,不同级别的种植者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往往不同:

    1)散户、小规模种植者一旦碰到价格低谷,可能是最先推出的;2)中型种植户通常会选择压缩生产规模,开拓新项目;3)大型种植者步伐会相对稳健,通常不会轻易改变战略,但是也有可能会添加新生产项目,增加其生产规模,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综合看来:

    1)对于散户种植者,撤出生产意味着原有投入下,可能是处于不赚钱的局面,或者某个阶段是亏本的。很多散户种植者会转向新产品的生产(往往是近年来比价热门的农产品),由于自身生产效率低,市场重新拥挤,因此可能继续赔钱。2)中型种植户中会存在一种现象:生产品类多了,每年都是有赔有赚,不断在进行产品比例调整,很容易抱怨今年什么亏钱了,早知道不种了,什么赚钱了,早知道多种点的局面。产品品质往往不会很高,量也不足,每年销售压力都很大,价格上总会吃点亏的。

    3)大型种植者往往产品品质不会是最好的。但是贵在量足,产品品质稳定,所以往往有更高的定价权。由于没有轻易减小原有生产规模。因此,有可能在价格好的时候,能够赚满钵。结论:1)农业赚不赚钱,刚需摆在那里,种植者摆在那里。饿着肚子搞不了经济建设,不赚钱的行业,是不可能存在的。赚钱与否,宏观上说,是由长时间下的投入产出比来得出结论的。2)对于小型种植者,因为投入小,转型快,因此,可能一茬赔了,就是赔了。如果连续几次转型都失败,那么全年赔钱的可能性就非常大。3)对于中型种植者,因为品种多,计算时必须考虑所有品种全年收益,可能介于赚钱和保本中间。4)对于大型种植者,可以通过一年或者多年平均价格来分析,因此,基本都是赚钱的,只是赚得多少的问题。10、现阶段农业主要是靠降低人工及生产资料成本实现盈利

    在农业生产基地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观点。我在进入种植行业前曾经与很多种植者争论过,这也成了我进入这个行业的一个原因之一。至今,我还与很多种植者持不同的意见。如下观点仅仅是基于我现在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。因此,可能与不同种植者,基于不同生产风格及管理方式下,并不合适。

    先说一下结论:

    原来在私企生产企业工作,现在在外企生产企业工作。基层工人工资基本都在2500/月以上,这两年平均在3000元/月,基本不加班,包吃包住,节假日还有福利。

    所用的设备如果不是进口的,就是国内顶尖的,所有设备都必须起到他们的关键作用。工人工资约占企业运营费用的10%。如果降低每人工资10%,那么我能省下仅仅是1%的运营成本,结果可能是降低了10%的生产效率,绝对的得不偿失。

    与降低工人工资相比,更愿意提高工人工作时间效率。有更好的工资空间,能筛选更好的工人。只要决策正确,他们能够保证执行效率,这样,就能够获得更好结果。

    稳定有效的设备可以减少工人的操作,降低工人劳动强度,减少人工成本,而保证销售价格和产品竞争力,就是保证收益。11、日光温室是中国未来农业生产发展方向

    作为中国未来农业生产发展方向,必须具备一个核心特点:具有最高的投入产出比,具有最高的生产效率。

    为什么?

    因为,两个种植者A,B生产相同农产品。A每年稳定供货,单位成本3元,品质基本可控。B应季供货,单位成本4元,品质变化更大。请问,B的核心价值会是什么?拿什么与A竞争?现阶段,中国农业生产的最高投入产出比,最高生产效率的模式是什么?

    ——日光温室生产,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的。

    确实,日光温室生产给很多农户带来收益提高,带来更高产量,这点我们必须承认。可是,放眼世界来看,日光温室生产绝对不是最高效、最高投入产出比的生产方式。因此,日光温室承担不起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重担。否则,我们就必须为中国农业忧心忡忡了。相对来说,我更加倾向于大规模设施化生产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。但是很多人会提出异议——为什么现在国内绝大部分大规模设施化生产都是赔钱状态?

    甚至我自己也说了,大部分都认为日光温室生产更有效率。原因是国内从事大规模设施化生产的观念和技术还非常落后,根本没有发挥出设施应有的效率和水平,路还任重而道远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